文化纪实您的位置:频道首页 > 纪实 > 文化纪实
擦亮新标识 建构新高地 铸造新品牌 ——简述举办“世界侨仙文化大会暨全球丝路财富论坛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
编辑:真浔  来源:香港卫视经济频道  更新:2023-1-15

金华市委八届三次全会,吹响了“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打造国际枢纽城、奋进现代都市区,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金华篇章”新号角,而其中为全球新丝路起点城市——金华确立的“国际枢纽城”城市新定位,则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划时代的文化意义,她不仅使囿于浙中、囿于盆地、囿于“小我”的现代化都市区金华“区域竞争有了新标识,龙头带动有了新抓手,国际分工有了新定位,世界对话有了新话语”,更为擦亮与“国际枢纽城”金华相匹配的“世界侨仙”文化人文新标识,建构与“国际枢纽城”金华相匹配的国际人文交流新高地,铸造与“国际枢纽城”金华相匹配的“全球丝路(新丝路起点城市)财富论坛”文化新品牌,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文化契机和可能。构建国际话语新体系,传播金华开放好声音。现就擦亮世界人文新标识,建构国际人文新高地,铸造全球文化新品牌,举办“世界侨仙文化大会暨全球丝路财富论坛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作如下简述:

一、“世界侨仙”文化称谓的唯一性

随华商侨胞足迹走向世界,并“侨居”海外的黄大仙(黄初平),因其为世界各国信众和华商侨胞所信奉与崇祀的一位“大仙”,故被称作“世界侨仙”。世界上能获得“侨仙”美称的也只有黄大仙这一位“大仙”,“世界侨仙”,已成为黄大仙的代名词和专有名词,凸显出其文化称谓的唯一性。

二、“世界侨仙”文化概念的延展性

“世界侨仙”黄大仙文化概念,应有“侨仙”和“道仙”之别。以“道仙”而论,黄大仙,乃中华道教名山金华金华山,上承“赤松真源”5000年之道脉,下启“丹鼎正脉”千载之真传的标志人物和传衍人物,为中华道教界所崇祀的“主世界分野”的一位“大仙”。以“侨仙”而论,黄大仙,乃侨居海外和世界各地的华商侨胞心目中的“精神依归”和“文化图腾”,为世界华商侨胞所崇祀的“倡人类文明”的一位“财富之神”“善美之神”和“侨仙”。由“道仙”概念延展至“侨仙”概念,不仅进一步明晰了金华金华山黄大仙文化,随华商侨胞足迹走向世界的“文化轨迹”,更切合了国家和省外侨部门“借助侨仙,凝聚侨心,发挥侨力”的职能要求。返本“道仙”传统,开新“侨仙”世界,“世界侨仙”文化概念的延展性(“侨仙”‘文化概念,与世界华商侨胞、黄大仙信众,以及丝路、外侨工作相联系,比纯宗教之“道仙”文化概念,具有更宽广的延展性、包容性、涵盖面与辐射面),使金华金华山黄大仙文化“上接天气,下接地气”,独具其文化的感召力、向心力、凝聚力和核爆力,拓展了“世界侨仙”黄大仙文化的关注空间和辐射面。

三、“世界侨仙”文化内涵的独特性

“世界侨仙”黄大仙文化,以发祥于“赤松真源”“侨仙祖庭”“神居奥宅”金华金华山的黄大仙文化为本源,以“主世界分野,倡人类文明”为宗旨,以“世界财富文化寻根地”“世界善美文化输出地”金华金华山黄大仙“叱石成羊”聚善财,“普济劝善”播善美文化蕴含的“聚财(财富)”与“散财(善美)”文化为内涵,以具有数亿信众、散布于全球30多个国家的黄大仙信俗文化流布地、弘传地“金华分迹”的众多宫观为基础,以遍布全球和新丝路商贸文化辐射地沿线的92座“金华国际友城”和220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华商侨胞、黄大仙崇信为依托,以“财富象征,善美化身”世界侨仙”黄大仙文化呈现的“共富共美、共赢共享”等两大核心文化为精神,以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创造人类(共富共美、共赢共享)文明新形态(二十大报告)”为使命与愿景,作为具有普世价值和源头意义的一种文化,其蕴含的独特性文化内涵与价值,不仅契合浙江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区“共富共美”建设的文化精神,也契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大会提出的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实现共赢共享”中国方案的倡议精神。

四、“世界侨仙”文化推广的必要性

一带一路“金枢纽”,共赢共享“侨仙源”。“国际枢纽城”金华所处的金义新区金华—义乌港,向东辐射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,向西辐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,为长三角地区最大的铁路国际陆港和中欧班列集散的“金枢纽”。上善若水,以善为美,普济劝善,从善如流,“世界侨仙黄大仙,洒向五洲都是善”,发祥于金华金华山的“世界侨仙”黄大仙文化,业已波及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台湾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新加波、柬埔寨、印度尼西亚、美国、加拿大、法国、澳大利亚、莫桑比克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,并在世界形成了具有数亿信众的一个庞大的黄大仙信俗文化圈。世界各地黄大仙“分迹”和众多华商侨胞、黄大仙崇信,均视“财富之神”“善美之神”黄大仙文化发祥地,且具有“共赢财富,共享善美”文化意涵的金华金华山,为“赤松真源”“侨仙祖庭”和“世界侨仙源”。以此为背景,擦亮世界人文新标识,建构国际人文新高地,铸造全球文化新品牌,举办“世界侨仙文化大会暨全球丝路财富论坛”,不仅契合世界文化溯源、文化寻根之潮流,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与战略意义:

其一,有利于确立“赤松真源”“侨仙祖庭”“财圣故里”“名神老家”——“世界侨仙源”金华金华山的世界文化座标定位,增强“国际枢纽城”金华的世界感召力、号召力,使“国际枢纽城”金华拥有自己的主导权和话语权;
其二,有利于凝聚全球黄大仙信众意志,聚焦世界华商侨胞目光,做响“国际枢纽城”金华“世界侨仙”文化品牌,促进“国际枢纽城”金华黄大仙文化世界传播,扩大“国际枢纽城”金华黄大仙文化世界影响;

其三,有利于金华“世界侨仙”文化输出战略与国家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有机融合,以金华“世界侨仙源”为中心,以“一带一路”为径,以中华三地(港、澳、台)、世界五洲为纬,在全球30多个国家的黄大仙信俗文化流布地、弘传地,以及新丝路商贸文化辐射地沿线的92座“金华国际友城”和220个国家和地区,布局创设“侨仙学院”或“丝路会客厅”,可使“世界侨仙”黄大仙文化进一步扩大辐射面,成为“人文交流纽带,丝路联通桥梁”,在“上善与国,美美与共,财富丝路,善美世界”的丝路文化建设中,作出全球新丝路起点城市——“国际枢纽城”金华应有的文化贡献; 

其四,有利于为外侨工作提供文化支持和智力支撑,借助侨仙,凝聚侨心,发挥侨力,为侨务工作铸魂,可促使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;
其五,有利于“国际枢纽城”金华城市形象塑造和世界营销,世界人文新标识、国际人文新高地、全球文化新品牌的培育和打造,不仅能补长“国际枢纽城”金华缺乏国际性、世界性文化标识,以及世界性论坛、展会和博览会之“短板”,还能实现“让世界了解金华,让金华走向世界”之目的。

(作者施怀德为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六届副主席、金华黄大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、金华山文化研究院院长、文博研究员,2023.1.9)

分享本页内容

扫码访问手机版